来源:新浪证券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浪头饮食/郝显
临近春节,受疫情缓和、走亲访友恢复等因素的影响,白酒消费复苏预期强烈。反映在资本市场上,从年11月1日到现在,白酒指数涨幅已经达到42%,有四家白酒公司泸州老窖、今世缘、五粮液、水井坊的涨幅超过了50%。
但是从终端来看,名酒尤其是高端酒的恢复情况还没有那么乐观,大部分上市白酒公司核心产品批价仍低于半年前,价格倒挂现象比较严重。
名酒价格倒挂:飞天茅台、电商平台最低到手价已低于批价
行业标杆原装飞天茅台()半年前批价在元(本文批价数据来自:今日酒价),目前则降到了元。贵州茅台去年推出的千元价格带大单品茅台半年前批价在元左右,目前降至了元。国窖这期间批价从元降到元。
洋河股份重点推的大单品M6+半年前批价为元,目前降到了元。酒鬼酒内参的批价则从元降至元。
我们统计了京东平台的终端到手价,发现有的名酒平台最低售价甚至已经低于当前的批价。截至1月17日,年散装飞天茅台批价为元,而京东平台最低到手价为元。
国窖批价也一样,1月17日其批价为元,但是“京东国际自营酒水跨境店”到手价为元。而这款泸州老窖的代表性高端大单品官方指导价为元,比普五及飞天的官方指导价低元。
就在11月底,泸州老窖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刚刚因京东“多次低价销售(泸州老窖)52度国窖系列产品”,而宣布暂停与京东的合作。根据消费者之前的截图爆料,双十一前后,叠加各种优惠折扣后京东平台到手价曾低至元,几乎接近批价。目前京东元的价格比批价还低13元。
白酒公司一直很重视维护高端大单品的价格体系,为了推动价格上行,白酒厂商不断祭出控量这个大杀器,近两年国窖和普五都在频繁控量,将批价推至千元左右。
但是不顾市场情况一味推升价格也隐藏着风险,在上一轮白酒周期中,泸州老窖不断推高出厂价,最终导致了价格体系崩盘,公司经过好几年才从这次冲击中走出来。
五粮液终端价格与批价虽然没有出现倒挂,但是渠道利润也很薄。目前其批价为元,官方指导价为元,而在京东平台最低到手价为元。
另一款价格倒挂的产品为山西汾酒的高端大单品青花30,京东平台最低到手价为元,此前媒体报道,这款产品出现大量低价出货的现象,青花30出厂价为多元,官方指导价为元,有的经销商渠道到手每件仅元。
高端白酒官方指导价定价浮夸
一般来说,白酒厂商针对代表性的大单品都会设置一个官方指导价,以拔高品牌调性。但是从终端销售价格来看,不少上市白酒公司的大单品官方指导价完全沦为“摆设”。
最典型的就是普五和,官方指导价紧跟飞天茅台,分别为元及元,而这两款单品的实际到手价长期低于官方指导价。
另一款定价直追飞天茅台的是酒鬼酒的高端大单品内参,官方指导价为元,而在京东平台到手价仅为元。此外,水井坊的新井台官方指导价高达元,在京东平台实际到手仅元。口子窖的20年产品官方指导价为元,实际到手价为元。
从价格带来看,千元左右的高端价格带是官方指导价和实际到手价倒挂的重灾区!主要用于婚宴自饮需求的中端价格带官方定价相对没有那么夸张,比如臻酿八号批价为元,官方指导价比批价高59元,为元,而最低到手价为元。
事实上,中端酒目前仍面临库存压力。根据媒体报道,中端酒整体库存较高,促销力度也比较大,很多产品存在通过赠品变相降价的情况。
从整个白酒行业来看,高库存的完全消化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新冠疫情三年来,白酒公司业绩增长一直高歌猛进,背后的经销商渠道高库存一直是行业担心的重点。
在行业内,以低端酒为主的顺鑫农业率先拉响警报,继年营收下滑4%之后,年前三季度失速下滑22%。五粮液年以来,合同负债在大幅减少,这说明经销商打款意愿在降低,经销商打款意愿低的原因要么是动销缓慢,渠道库存大。要么是渠道利润率低,经销商不愿拿货。无论哪个原因对酒企来说都不是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