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衣着中隐藏着养生大智慧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衣服真的只是衣服吗?衣服对人的影响难道仅仅只是御寒和美观的作用吗?刘希彦老师认为衣服的作用远不止于此,衣服不仅影响人的心情和健康,还会影响人和天地能量场之间的关系。

如今的鞋子大多都是橡胶底,这个材质好处在于可以防水,不过相对也有对人体不利的一面,就是不接地气,大家会有疑问了,什么是地气呢?

1

接受天地之气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北京,经常会出现预报有雨但是没有下的情况,只是会感觉很闷而已,可是周边的山区却下雨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如今天气预报只是根据空气的温度湿度风向等来预判天气的,这仅仅是天气层面,未考虑到地气,只有天地阴阳二气的交合,雨才会下。所以会不准。大家可以留意一下,如果在老房子住,发现地面突然变潮,之后一定会下雨,这个比预报准,这时的潮,就是地气的上行所致。

人体的设计是适应地球这个能量场的,人体和天地的能量场运行是同步的,天气和地气对人的身体都会有影响。

人的脚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接收地气,脚下有一个穴位,名为涌泉穴,顾名思义,这个穴位就是接收涌入体内的地气;相对的,头顶还有一个百会穴,天之阳气汇聚于此。

现在都穿胶皮底的鞋,会隔绝地气的传导,让人体接不上地气。举一个例子,有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在大城市睡觉的话,睡一觉起来会感觉很疲乏,人的状态很昏沉,如果是身处在山间亦或乡村中,哪怕睡眠时间短,休息便会很好,十分清爽。这是因为如今城市到处铺上了水泥,隔绝了地气。白天阳气运行为主,晚上睡眠时阴气运行为主,如果水泥铺在地面,将地气全部隔绝,人体吸收不到足够的来自于地的阴气,则容易造成不太理想的睡眠质量。

住在高层楼房久了,人常感到虚乏烦躁,心神不宁,若是离开高层,到乡下的老院子,哪怕是呆上一小会,就感觉人不飘了,如同心落下来了,这便是人体接收到了大地的能量,也就是接上了地气。

老式布鞋接地气,补足土气

日本的传统文化几乎都是源于古中国,实际上现在他们保护的比我们好。我发现一个小细节,老派的日本家长给孩子穿的鞋,不会打上橡胶底。我们老式的布鞋,钉鞋底的时候,中间也有一部分是露出来的,大家一般以为是处于轻便考虑,实则不是,那里便是涌泉穴的位置,是为了让人接地气。

地为土,脾胃也属土。在高楼住很久,离地面太远,体内便会土气不足,脾胃功能就会不好。说到脾胃不好,还要牵扯到食品问题,尤其是蔬菜,现代农业,蔬菜都是激素催出来的,在土地里生长的时间很短,自身的“土气”不够,人长期食用这些快速生长的蔬菜,也会影响自身脾胃的功能。

城市的格局,食品的质量我们没办法改变,但我建议大家平时备置一双老布鞋,要传统的样式,不要橡胶底的,有时间了就换上,到地上去走一走,这样有利于人体接受地气,自身也会感觉舒畅一些。

3

宽松的衣服养心境

现代人的特性就是生活太复杂,压力大,欲望多,到大街上一看,皱着眉头的居多,眉目舒展的太少见了。眉间是人体能量场的汇聚地,也是一个接受来自于天的能量的地方。怎样才能舒展开顶轮、眉间轮呢?不妨从穿一件宽松的衣服做起。穿着紧身的衣服很难有身心舒展之感。为什么现在提倡穿汉服,你穿上汉服只要觉得自己自如了,你必定是端身正意,有了坦坦荡荡的气场。

衣服是能影响人的心境的,而心境会影响人接受外界的能量。因为你是什么能量场就接收什么能量场,此所谓“同气相求”。在日本的街上有人穿和服,没人会觉得奇怪;在中东,女人蒙块黑头纱也没人觉得奇怪。在中国,你要穿身汉服,别人会觉得你很奇怪,甚至问你是不是穿的韩国的衣服。一百年前,我们穿西装,大家觉得是奇装异服;现在我们穿自己汉民族的传统服装变成奇装异服了。我们文化的丢失和没落由此可见。

4

腰间缠粗布腰带,护两肾及丹田

下面我说一下现代服饰的设计。现在的衣服设计的都很紧身,哪怕是棉衣,在腰部也都是很薄的,这样显得身材好。我们看功夫片里,武馆中练武的,常常大汗淋漓,光膀子,不过我们发现,无论多热,他们的腰间都会缠着一圈圈粗布腰带,小时候看电影就觉得纳闷,不怕长痱子吗?还以为是为了显得肌肉很结实。现在懂了中医才知道,这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后腰。人的腰间是两肾及丹田所在,是固守人体元气的地方,武师们就是为了防止练武时元阳之气泄出,才绑上了厚实的腰带。保护不好这里会有什么不好的反应呢?我说一点。

现代人总爱上火,大夫看了就说是虚,可为什么虚还上火呢?我们知道,在一个空间内,空气下热上冷,上面冷的就会向下,下面热的就往上,这样才会产生循环;如果上热下冷的话,就永远不会产生流动,无法循环。人体也一样,现代很多人不注意保护腰间的元阳之气,人体下面寒了,上面相对就热,上热下寒,导致上下不循环,出现阴阳绝离的情况,比较明显的症状便是:

腰间摸起来比较凉,再一摸脑门,则是发热的,会感觉到很烦躁、焦虑、抑郁,白天精力不够,疲乏,晚上还睡不着。

若是碰上庸医,看见上火就开寒凉药,就麻烦了,更伤害了下焦的元气。

很多女同志,夏天的时候为了凸显身材好,会穿的比较少,尤其是露脐装,直接将后腰丹田的部位全部露出来,若是坐在办公室,还开空调,寒邪入侵,后果更糟糕。女性每个月都会有周期,生殖系统比较消耗能量,也很脆弱,若是透支阳气,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很多妇科疾病,甚至不孕不育都是因此而造成的。

我建议大家平日坐着的时候,拿一块毯子亦或披肩,护在腰间,哪怕拿一个垫子,垫在后腰的位置也好,都能起到防护的作用,可以固守住自身的元阳之气,同时也防止了外邪侵犯。

注:刘希彦,国学研究者,在红学、京剧、古琴等传统文化领域皆有造诣。致力于汉传古中医的研究、恢复及传播多年。治愈病患无数,授业弟子多人。亦是作家、舞台艺术家、编剧,其创作的舞台剧作品曾获国际舞台艺术丹尼奖

醒尘,汉传经方中医研究者。

附:古人穿衣智慧

《黄帝内经》里说:“食饮衣服,亦欲适寒温,寒无凄怆,暑无出汗。”这可以说是中国医学最早给出的穿衣建议。

曾经有一阵,医院里接诊过一部分年轻病人,他们有相似的症状,大都四肢冰凉,偶尔抽搐,人整个是受寒的状态。已经到了深秋时节,医生发现他们都穿得很少。为了赶时髦,这些年轻人还硬撑着只穿单衣单裤,该保护起来的腰部、脚踝都露在外面,导致身体严重受寒,这不病才怪。

中医一直强调要“避邪”,要避免风邪对人体的伤害,像腰、颈、背、腹等地方,是一定要保暖的位置,如果穿衣服的时候把这些地方露出来,那就很容易受风,引起一些疾病。根据四季寒凉的交替,我们也应该随时调整自己的穿衣习惯。

明代徐春甫编撰的《古今医统大全》里说:“春月,阳气闭藏于冬者渐发于外,故宜发散,以畅阳气。”也就是说,春天来了,原先冬天隐藏起来的阳气开始渐渐生发出来,因此春天应该以发散为主,让阳气顺畅。可是这时天气冷暖不定,一会儿暖,一会儿冷,变化很快,如果立刻脱掉棉衣换上较薄的春衣,很容易受冷风吹袭而感冒。宋代陈直早在《寿亲养老新书》中就指出:春季天气渐渐变暖,衣服应该逐渐减少,不可立刻穿得很少,让人受寒。

夏装的用料也很有讲究。轻、薄、软、透风、爽汗的衣料宜于用作夏装。古人多用麻纱,据研究:麻纱衬衣的散热作用大约是毛织品的3倍。还有比麻纱更理想的衣料,那就丝绸。丝绸质轻、柔软、凉爽,随风飘动,散热效果佳,是其他各种衣料所无法比拟的。

冬装的要求是保暖性能好。《老老恒言》说:“大抵初冬需薄绵,不如絮之薄而匀:严冬需厚絮,不如绵之厚而软。”可见古人就注意调整冬装的用料及厚薄来顺应天时。

文源:修行圈

精彩文章回顾

一个“时尚”的穿衣习惯,正在慢慢摧毁你的身心健康

徐文兵

你的"命"是空调给的,你的病也是空调给的!古人的穿衣智慧

生活需要做减法-少吃、少看、少听,就可以养生

要养生,得先补上这些漏掉你「精气神」的窟窿

养生从养心开始,减肥则从消气开始

养生从养心开始,减肥则从消气开始

“节欲”在修行养生中极为重要

彭鑫博士

养生不要乱来:五行养生之道(古今正确养生)

《特效穴位使用手册》:四季保健穴位按摩

萧言生

《求医不如求己》:特效穴位自我保健

孙思邈谈养生-养性十条

高其武

从气化与养生谈中医“治未病”

董洪涛

厨房里的养生,离不开调味“三君子”

徐文兵

意念的秘密,既能去病,又能养生

千年养生第一食疗方:八珍糕

罗大伦

养生为什么称为“治未病”-樊正伦谈养生(上)

四季养生,我们在养什么?-樊正伦谈养生(下)

樊正伦:拿消化纤维性食物的肚子天天胡吃海喝,不得糖尿病才怪

樊正伦:养生比治病更重要

樊正伦:夏天就该“热”着过,怎么过?

樊正伦:如果不了解“天人合一”的辩证关系,是做不了好中医的

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迟早要作病——樊正伦:夏天就该“热”着过

关庆维:中医药养生真谛,在于探索生命的平衡

中医养生精髓|天地人和

养生就是生活

孔令谦谈养生

饮食结构合理,脏腑功能合宜-探源《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

马作峰

93岁无斑老人吃了60年的童颜养生粥秘方!从不知疲倦

《傅青主女科》:女性如何养生?

养生就是运动、吃补品?看来你完全不懂养生

陈苏生

对于养生来说,方向比方法更重要

徐文兵

这才是养生的第一原则-顺从内心的召唤

从“五福”看中医养生之道

余浩

书法:这才是最好的养生方法(长寿)

现代人为什么多病?养生从修德开始

人生智慧:养性修德,德行合一

健康养生、益寿延年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的性命

最科学、最养生的喝水方法,统统在这里

“节欲啬精”-中国人独特的养生理念

徐文兵

养生恢复丨手淫纵欲之后的治疗(伤精治疗)

九真古法养生之小练形,金锋抖肘视频

泡脚养生大功效:泡脚全集

"养生之道,一靠气功,一靠服饵"峨眉镇健大师周潜川先生实用药饵疗法精选

自主健康,圆满养生-略谈导引按蹻

刘力红

传统内家拳的养生与误区

史永俊

养生除了学会吃,也要学会同房

三伏天养生除病机会太难得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养生的第一要务

中医养生有五难

认识阳气,就明白养生保健和治病

立夏养生

万物并生而不悖,天地大美而不言,人心清和而不歇

胎息修炼法:道家养生之宝

张仲景:阴阳平衡是养生的基本

中医名家关幼波:运动养生利终身附床上八段锦视频

蹲一蹲,利全身!这套简单易学的养生五蹲法,快学起来

无意子:人生病先反思(养生很重要)

中医名家王凤岐:候鸟式养生,别让阳气在奔波中损耗,养生当顺应自然规律

龟息养生功

新冠肺炎肆虐,宅家如何预防?(穴位保健和养生功法)

黄帝内经:心主神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

台湾岁王忠泉的养生长寿秘方

衣服除了御寒和美观,这样穿还能养生

道医国手王泰科揭秘武当养生奥秘

董草原的养生经:吃错饭比吃错药更要命(长文推荐)

刘希彦:冬季生活以收摄为原则

5岁做了一个手术,我开始养生了

精华50句,养生原典(内附释文)

养生的最高境界是顺其自然

一天都在看手机,肾精也在慢慢地消耗,但却一点感觉都没有(精气神的养生知识)

演讲

王庆其:《内经》健康养生理念及中医哲学智慧

中医:《黄帝内经》五运六气养生法(附语音)

为什么说“爱光脚走路的人寿命长”,养生要重视脚

刘力红:养生最重要的内容都在这里,关键看你能不能做到

每天万人确诊癌症,一边怕死一边作死的养生

著名养生专家因病逝世,享年59岁…看完深思

食物分寒热,根据体质吃最养生!三句话就能分辨食物寒热,一看就懂!

著名养生专家因病逝世,享年59岁…看完深思

颜芳:会养生的中医为什么总让你少吃寒凉的东西?

早起,就是在体内升起了春天(惊蛰起床)

养生

早起,就是救命!长期坚持早起的人,身体会发生这7种神奇变化

余浩:错误的养生没效反而有害!快检查你的方法对不对

李辛、余浩老师联手指导:健康晚餐该怎么吃?

徐文兵/刘希彦/余浩:我们不是反对你吃水果,而是阻止你毁掉身体!

余浩:为何老中医总是提醒要少吃水果

任之堂主人:你们该吃什么样的下火药

余浩

余浩:如何清除人体多余的水湿

◇医话◇余浩:从因果报应角度看,生病是最好的药

余浩:最简单的长寿方法竟然是······

余浩:如果连小病小痛都没有,你的身体就像战场上的炮灰

余浩谈养生之道

余浩:道家养精握固法,跟道长磕了几十个头才求来的好方法

余浩:什么是养生之道?先讲个买煤炉的故事

国医大师石仰山:中医绝不只是用来养生的

国医大师石学敏:我的养生秘诀就是三位一体,坚持运动

秋冬养生,红糖先行,红糖用法大全,收好!

77岁时满头黑发,8岁得子,比很多年轻人还健康,秘诀超简单!

李辛、余浩老师联手指导:健康晚餐该怎么吃?

全球饮食报告出炉!中餐再遭痛批:造成的死亡居世界第一!

周易易学时辰与日常饮食规律

刘希彦:饮食有节,食不兼味!断盐可有效缓解哮喘!

养生中六大饮食禁忌

40种常见病症的饮食禁忌攻略

看饮食是否健康的8点参考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最易忽略的饮食养生

长期体寒,容易引起这些病!

这些饮食习惯等于在“喂养”癌细胞,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

冬至后伤风感冒的人,一点补药都不能吃(节日饮食参考)

人类的堕落和饮食密切相关(食物中的能量秘密)

湿气太重毁了广东美女?袪湿选这些食疗方

徐文兵妙解中药性味(五味调神,必须掌握的健康饮食法则)

养生中六大饮食禁忌

生活中所有的事物,无一不遵循“物极必反”的规则

禅师慈悲开示:人太闲,必有灾

凡是让你不舒服的关系,都是错的

第17集:国际红色通缉令

传奇王阳明|第13集:良知之教

对医院失去信心,对中医师失去信心,只有学中医自救

郝万山:天人相应-生病也有节律

结节到底是什么?怎么消除?

孩子鼻根发青,是怎么回事?

血痣,肝胆病变前兆

心脏病的神方:瓜蒌薤白白酒汤

肝硬化验方集锦

郭生白-大医传承一-3-大学生暑期本能论解读(二)

美国全新纪录大片:生死与轮回

科学证明我国小学教育会造成脑损伤

在寺院“白吃白住”,后果很严重

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第四十讲:业、业的定律、业的分类(依成熟之地分)

蔡礼旭老师-群书治要学习分享-

==========END==========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广告是系统随机配发,我们无法详细控制、选择。请您切勿购买任何动物制品、肉食。不要买渔猎、捕鸟的器具,拒绝杀生。不要玩杀人游戏,杀人游戏与实际杀人果报基本相同;不要看色情文章,万恶淫为首,邪淫是轮回和灾祸的根本。因果报应,如影随形。切记!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有完整的入门系列,视频系列.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zuozixun.com/afhzp/274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