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发展为帝亚吉欧集团全球三大战略市场之一。目前洋酒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还处于较低水平,这意味着巨大增长空间。”全球洋酒巨头帝亚吉欧集团的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程展鹏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专访时如此定位中国市场。
在中国市场复苏迹象显著、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之下,国际酒业巨头纷纷将亚太市场作为后疫情时代推动业务增长的关键因素。里斯战略定位咨询全球CEO张云在谈及洋酒品类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时也认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烈酒消费市场,尽管目前还是以白酒消费为主,但对洋酒企业而言市场潜力巨大。
马上赢基于全国线下零售数据监测网络,对大卖场、大超市、小超市、便利店、食杂店等渠道进行持续的监测,并于近期发布了关于酒类市场的研究报告《洋酒市场观察》,力图通过数据还原洋酒品类在市场中的实际表现。
酒品类整体增长,但洋酒占比很小
正如里斯战略定位咨询全球CEO张云所说,目前在中国酒类市场中白酒仍占据显著优势,这一结论在年1-6月酒类新品上市数量的对比之中也能够得到印证。数据显示,年1-6月白酒上市的新品数量高达个,约为位列第三的果酒新品数量的八倍;啤酒作为中国餐饮、居家等众多消费场景的热门选择,以个新品数量稳居第二;而威士忌、白兰地、伏特加等经典西方烈酒新品上市数量则仅有个位数,明显偏少。
此外,从销售额占比的角度来看,白酒和啤酒的销售额占比并不令人意外地占据酒类市场的大头,其余细分品类的市场占比则均相对较小。而从销售额占比增速的角度来看,销售额占比优势尚不明显的鸡尾酒约50%的销售额占比增速排至第一位;伏特加、白兰地的市场份额虽小,但发展势头也较为强劲;对比之下,威士忌的负增速则体现出其市场份额的下降。
透过以上数据不难发现,中国市场的酒类消费仍以白酒、啤酒为主,但在多元化、年轻化的市场发展趋势下,鸡尾酒、威士忌、白兰地、伏特加等西方烈酒也在逐渐吸引消费者的视线。
产品市场分层严重,小品类成长空间大
根据销售额占比数据,我们将酒类市场中的细分品类划分为三个梯队,分别是白酒和啤酒构成的第一梯队、葡萄酒和鸡尾酒构成的第二梯队,以及由白兰地、威士忌和伏特加构成的洋酒梯队。总体上看,第一梯队以约90%的销售额占比领跑酒类市场,地位稳固;第二梯队在第一梯队巨大的压制力下最多曾抢占约12%的市场份额,市场影响力不可小视;而洋酒梯队虽市场份额目前仅有1.1%左右,但其综合销售额占比增速相对较高,发展前景乐观。
作为市场规模最大的白酒、啤酒,其整体销售额占比的波动也是三个梯队中最为显著的,但二者相加基本保持在80%-90%的区间内。与此同时,第一梯队内部的销售额占比变动也相对较大,白酒与啤酒在年7-8月、年4-7月以及年1月受季节、节日等因素影响,均经历了明显的此消彼长。但就整体而言,白酒的市场份额略高于啤酒,二者的消费高峰期均会带动第一梯队总体市场份额的上涨。
相较于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内部则没有那么势均力敌。从图中可以看到,在6%左右的梯队总占比均值中,葡萄酒/红酒4%的占比均值在第二梯队内部占有更为明显的优势,其销售额占比的变动是第二梯队总体的销售额占比变动的关键性因素。但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