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酒是陈的香”,把酒友们分成了完全不同的两批人,一批人将白酒收藏摆在了比饮用白酒更重的位置上,比如那些见证白酒市场的繁荣,收藏老酒的市场走势一路飙升,名酒供不应求的中老年酒友;
还有一批喜爱白酒口感,把白酒消费摆在和其他食品消费同等地位的年轻人。
说到白酒收藏,甚至白酒存放,他们都是满脸的抗拒,“白酒好喝就够了,最爱的就是光瓶酒。”
然而,酒友们不清楚的是,当我们手中拿到一瓶白酒时,白酒存放问题的考虑就应该提上日程了,即便是只想品酒味。
不过,关于白酒存放的最大难点,在于“如何克服环境潮湿带来的影响”这一问题:白酒酒体在还未完全老熟的情况下,往往已经受到外界环境干扰发生变质,同时又出现了“跑酒问题”,让无数酒友苦不堪言。
所以针对存放白酒的环境,潮湿是一大忌,酒体老熟易变质,跑酒现象常有发生。
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妥善处理好这一问题呢?
首先我们先讲讲上文提到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大部分白酒需要存放一段时间”。
笔者是一个白酒的资深爱好者,和很多希望通过更“懂”白酒及白酒文化,从而成为白酒铁粉的朋友不同,以前单纯贪恋白酒的口感,但随着各名酒品牌价格一路飙升,我不得不将目光转向了更多平价白酒。
笔者有一个坏习惯,性子比较急,买回来的东西一定要及时体验,白酒也不例外,各大名酒经得起我的“突袭”,但很多其他白酒却表现不佳,喝起来杂味很多,用笔者的话讲,就是“在不该出厂的时间出厂了”导致的。
实际上,白酒新酒最好是自然储存一年后进行饮用,在这个过程中,低沸点易挥发的杂味物质会基本消失,酒的风味口感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酒的老熟陈化”的过程。
但值得注意的是,只有高度粮食酒才会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酒体逐渐老熟,而高度酒一般指的都是50度以上的酒,比如同是飞天茅台,53度就比43度更具有收藏价值。
说到“窖藏”,就不得不让我们回归到传统白酒文化上,对于“白酒存放”不免想起老式的酒坛或者酒海。
当然,这些具有网状微孔结构的陶坛经得起“窖藏”的考验,完美完成任务。
不过,酒坛存酒不仅有技术问题还很难实现,对于我们平常人家来说,为了营造相似的效果,我们需要考虑到温度、湿度、密封方式等多种要素,而只有大厂才具备常年陈放基酒的实力。
按照业内规定:优质白酒储存要一年,名优白酒要达到三年。如果不能及时饮用,也要注意储存的问题,好酒不能白白浪费!
其实除了传统用陶坛来窖藏白酒来规避潮湿环境对酒体老熟变质和跑酒的问题外,还有一套网友们总结出来的方法,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利用这种方法储藏白酒,也能“克服潮湿环境带来的影响”。
储存白酒的具体步骤
全方位检查白酒瓶:是否漏酒、瓶盖是否紧、酒标是否完整(优先选择完整的,更具升值空间)。
封口处用保鲜膜包裹:保证瓶口完全旋紧的情况下,缠上几圈保鲜膜,酒体更不易挥发和串味。
蜂蜡再次封口:将用水融化过的蜂蜡均匀涂在瓶口上,如果瓶颈较短也可以将其深入蜂蜡中,确保封口处完全被蜂蜡包裹,放凉定型。
如果是名酒,可以在瓶身上缠上保鲜膜,这起到的是保护瓶标的作用。
同时要注意储存白酒的环境,需满足“干燥、清洁、光亮和通风较好”几个关键要素,温度控制在不宜超过30℃,相对环境湿度在70%,通过以上方式的密封,可以有效防止瓶盖霉烂,防止漏酒和“跑度”,静待一年,收获“老熟陈化”的美酒。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其中涉及到很多有关白酒存放的问题,大家可以一点点地记录下来,以后存酒用得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