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讯智库暴利指数堪比奢侈品,白酒赚钱

白癜风如何治愈 http://pf.39.net/bdflx/131204/4302821.html

编者按:向“高”而生,从“优”而胜。白酒发展新周期下,“高端化转型”、“品牌升级”是当下行业两大发展主题。新的竞争主题下,是新的市场格局与消费需求,也酝酿着新的机遇、蕴藏着新的危机。大道在前,唯破不立!

酒讯方圆/文

白酒的“暴利”是整个市场公认的,其中,销售毛利率超过70%的家上市公司中,白酒股就有11只,贵州茅台也是整个A股为数不多销售毛利率超过90%的上市公司。横向对比来看,“暴利”属性更深入人心的奢侈品行业中的佼佼者毛利率也只在70%左右。

细数众多高毛利率行业,医疗、美容、软件开发、酿酒乃至奢侈品众多行业,最会赚钱的那几家,无一不和“高端”沾边。高端医疗领域的迈瑞生物、高端智能领域的中望软件、高端医美领域的爱美客、高端白酒领域的贵州茅台……

所谓“生财有道”,同为“高端”玩家,各家有不同的生财妙法,白酒的“暴利”又从何而来呢?

图片来源:摄图网

01

白酒企业各个能打

曾有人计算,一瓶飞天茅台的生产成本不过60元,出厂价元,建议零售价元,市场流通价元左右,从最初生产到最终交易完成,中间的利润空间令人咋舌。

当然,所谓的“生产成本不过60元”是仅从原料到出酒包装的一个粗暴算法,显然不够严谨。但从结果来看,贵州茅台常年保持在90%以上的毛利率确实表明,这是一家很会赚钱的企业。

单从白酒行业来看,以年度的财务数据为例,20家白酒上市企业的毛利率区间在28.80%-91.54%,其中,毛利率超过70%的有11家,贵州茅台、泸州老窖、水井坊三家毛利率更是超过80%,分别为91.54%、85.70%、84.51%。

对比来看,年披露财报的家上市企业中,销售毛利率超过90%的有36家,销售毛利率大于80%且小于90%的有64家。贵州茅台、泸州老窖水井坊是食品饮料行业中唯三入围的企业。

而与之竞逐的医药生物行业、计算机行业等领域都是出了名容易诞生“暴利”企业的行业,比如,年的医药生物行业就有首药控股(99.93%)、艾力斯(98.94%)、泽璟制药(96.71%)、百奥泰(95.74%)、我武生物(95.74%)等高毛利企业,计算机行业则有中望软件(97.87%)、福昕软件(96.57%)、万兴科技(95.48%)、ST泛微(95.46%)、宝兰德(93.11%)等企业。

“暴利”企业的毛毛雨中,并不妨碍白酒这只中流砥柱。数据统计显示,年,上市医药生物行业的整体毛利率为35.06%,计算机行业的整体毛利率为26.96%,而19家上市白酒公司(岩石股份不参与统计)毛利率中位数为74.61%。

简单来说就是,白酒行业虽然从个体数量上稍显“弱势”,但各个都是身强体壮的赚钱好手。

甚至对比“暴利”属性更深入人心的奢侈品行业而言,白酒上市公司也可以说一句“扛打”。酒讯智库统计,知名国际奢侈品品牌LVMH(MC.PA)、爱马仕(RMS.PA)、开云集团(KER.PA)等毛利率也尽在70%左右,旗下包括Cartier、Montblanc、VacheronConstantin等众多奢侈品品牌的奢侈品集团历峰集团(CFR.SWX)的毛利率甚至才有60%左右。可见白酒行业的在赚钱方面的硬实力。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等公开信息

02

成本控制有方

白酒企业会赚钱毋庸置疑,但白酒行业到底是怎么赚钱的?

以贵州茅台为例,年,贵州茅台营业总成本中最主要的支出项目税金及附加、营业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研发费用的规模分别为.04亿元、89.92亿元、84.50亿元、27.37亿元、0.62亿元,占比营业总成本的比例分别为44.00%、25.85%、24.29%、7.87%、0.18%。

可以看到,贵州茅台的支出费用前三位分别为税金及附加、营业成本、管理费用。

泸州老窖年营业总成本支出中税金及附加、营业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研发费用的规模分别为28.65亿元、29.52亿元、10.56亿元、35.99亿元、1.38亿元,占比总营业成本的比例分别为27.56%、28.41%、10.16%、34.63%、1.32%。

相较于贵州茅台而言,泸州老窖在营业成本上的占比比例更高,销售费用的投入比例也更高。成本控制上的偏重不同,导致贵州茅台和泸州老窖之间的毛利率也出现了差异,前者毛利率为91.54%,后者为85.70%。

进一步对比毛利率相对较低的金种子酒,该公司年营业总成本支出中税金及附加、营业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研发费用的规模分别为1.37亿元、8.62亿元、1.34亿元、2.73亿元、0.30亿元,占比总营业成本的比例分别为9.80%、61.88%、8.17%、19.62%、2.19%。

总的来说,盈利能力相差不大情况下,两家企业的营业成本、管理费用差距并不大,比如贵州茅台和泸州老窖;而盈利能力相差较大的情况下,营业成本、销售费用两大支出差距同时也相对较大,对比金种子酒和泸州老窖可以见得。

某种程度上,白酒企业的盈利能力提升是以营收成本、销售费用控制得当的基础上,进一步控制管理费用而实现的。

需要注意的是,贵州茅台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白酒企业,其税金及附加项目的支出也是所有白酒企业中最多的。

事实上,一瓶飞天茅台的销售还包含了增值税、消费税、城建税和教育附加费用、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大大小小各种税费,有业内人士计算,“一瓶元的飞天茅台包含了元以上的税金,占据了售价元的44%。”

这也是为什么坊间戏谈,“卖好一瓶酒,养富一座城”。白酒企业对于当地财政在税收上的支持可见一斑。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等公开信息

03

高端制造前景旺

作为盈利能力提升的基础,控制营业成本的背后,是生产制造上的提质增效。而生产制造上的提质增效,最终的表现形式便是企业的高端化。

细数众多高毛利企业,它们或在自己的领域具备独特的生产技术,比如我武生物在舌下含服脱敏产品上的技术垄断;或在高端制造领域具备一定的领跑优势,比如中望软件在工业软件风口上的精准踩点。但无论哪一种,在足够完善的生产经营模式上,还需要具备足够强韧的生产技术和市场认可。

而这一规则套用到白酒行业也并不违和。白酒的生产本质上是酿造,这涉及到营业成本的把控,白酒的销售本质上是市场运营,这涉及到销售成本的把控。而高毛利白酒企业则用受到市场高度认可的高端白酒作为连接,完整搭建起企业价值高度。

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生产上,自年下半年开始,白酒企业启动了新一轮的扩产浪潮。仅年至今,就有包括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今世缘、舍得酒业以及水井坊等多家展开了扩产计划,扩产项目的投资计划金额规模已超过亿元。

而本轮扩产潮的核心则是提质增效。五粮液计划投入的27.5亿元扩产计划包含了制曲车间及相关配套设施的扩能改造;今世缘宣布拟耗资90.76亿元实施南厂区智能化酿酒陈贮中心项目;古井贡酒投资89.25亿元启动酿酒生产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计划……

实际上,整个白酒行业在产量上自年开始已经连续5年下滑,行业产能从年的.36万千升/年跌至.63万千升/年,可以说,市场对于白酒量的需求是在逐步减少的。

但具体到消费需求上,消费者对于“好酒”的需求是在不断提升的。数据显示,中国高端白酒的市场规模自年的.15亿元提升至.94亿元,且高端白酒的需求还在增长中。这也就意味着,在供给端,酒企需要提供的是品质更好的酒。

这也是为什么,在行业产能逐渐下滑的情况下,酒企们还在不断扩产的原因所在。换个角度来看,扩产扩的是真正的优质好酒产能,而不考虑提质增效的跟风扩产,可能会是竹篮打水。

而企业在高端制造上的自我升级,与其毛利率的提升又有直接关系。在白酒高端化转型较为活跃的酒企中,洋河股份的毛利率自年的63.9%提升至年的75.32%,山西汾酒从68.68%提升至74.91%,酒鬼酒从74.99%提升至79.97%……

当然,盈利能力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除了需要在产品生产上完成真正意义上的高端化,还需要品牌在市场端打通高端消费需求。

白酒营销专家肖竹青对酒讯智库表示,生产方面,没有品牌溢价能力的食品饮料企业或者供过于求(有不良社会库存)的酒厂很难通过简单的涨价来满足不断水涨船高的终端费用需求和终端毛利率提升需求。在营销方面,当今白酒渠道结构发生改变。过去是渠道大商支撑企业大发展,现在渠道结构发生变化,名酒主要销售路径是圈层营销和企业家等消费者意见领袖引领的圈子销售。

用新闻视角鉴往知来,于酒业之变一览乾坤。酒讯智库专注于数据跟踪中国白酒的历史发展规律和创新变革路径,从新颖的角度研究中国白酒的发展特色,以独特的思维研判中国白酒竞争形势。

转载说明:禁止未经授权转载或改编,否则依法追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zuozixun.com/afhzp/328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