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米雪我用瓜蒌薤白白酒汤经历

年4月1日,家中亲人来电向我诉苦,她自觉最近一周胸部时感沉闷,气不够用。在与她的交流过程中,我获知她本次胸闷的症状持续了三天,每逢天气炎热时加重,本次疾病有明显诱因,她本人在两天前过食辛甘肥腻的饭菜,随即便出现了双眼干涩,大便不爽,胸中烦闷的证候表现。再者那段时间气候十分炎热,加之患者生活压力较大,心情不舒,胸闷气喘的症状进一步加重。观其舌苔为薄白腻苔。基于此,我在课余向附院的医生老师请教这个病情,老师通过辩证,给出的建议方药如下:

瓜蒌15、薤白15、枳壳15、柴胡15、香附15、厚朴15、桂枝6(单位为克),煎煮时加白酒1小杯。

家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药房开了三副药,当天晚上便自服一剂,自觉微微出汗。

二日,在尽服剩余两副方药后,家人自诉气够用了,大便成型了,舌苔也变得饱满了一些。瓜蒌薤白白酒汤缓解了她胸闷,短气,大便不成型的症状。

我通过这个案例,深切地体会到经方的科学,神奇之处。

通过我在前面简单地一则医案的分享,想必大家对胸痹病和白酒汤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我们共同走进仲景先生的原文,去品味那个年代原汁原味的中医经典!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瓜蒌薤白白酒汤原方首见于仲景先生的《金匮要略》,是治疗胸痹之病的主方,体现的是宣痹通阳的治法。

胸痹之病,它的病机可简单概括为"阳微阴弦",即是由于上焦阳虚,下焦阴寒内盛,乘虚上逆,痹阻胸阳所导致的以胸膺部满闷窒塞,甚则疼痛为主症的一类证候。在临床上的表现为"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

“胸背痛”即胸痛和背痛。胸为气海,为阳气所居之处,背部是五脏六腑俞穴行经之处,是阳气的出入之所。这时候当出现胸阳不振,痰饮上乘引起的痹阻时,就会出现上下之气不相顺接,胸背之气不能贯通。故胸背痛。痰浊之邪上逆,阻滞胸中气机,势必会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肺气宣降失司,故见短气,喘息咳唾。

接下来是瓜蒌薤白白酒汤方的主脉,本条条文认为是"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寸脉指的是上焦,沉脉主里,迟脉主寒,寸口脉沉而迟提示了上焦阳虚,胸阳不足。关上指的是中焦,在讨论病机的时候不拘泥于中焦,而是提示阴寒内盛之意。“小”稍稍的意思,“紧”说明阴寒之邪。令人费解的是这里出现了一个数脉。寸脉沉迟,但是关脉反数。这两种脉不应该会同时并见一条经络上。关于这个脉象我们查阅相关资料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错脉,此处应为小紧而弦,紧弦主水饮,符合本证的病因病机,另一种认为它体现的是一种动态,是邪气盛之意。小紧数,用数来表示阴寒太过。能够体现“阳微阴弦”的机理。

瓜蒌薤白白酒汤,顾名思义,全方中当且只有三味药物,即全瓜蒌用于宽胸理气,涤痰散结。薤白苦辛温,能通阳豁痰,下气散结以止痹痛。白酒辛温轻扬,能引药上行,宣通上焦阳气,和薤白共同牵制栝楼的寒凉之性。值得注意的是,白酒的用量要视患者的饮酒状况来定夺,如果酒量不是很好的人,可以加大薤白的用量,以牵制瓜蒌寒凉的药性。我的家人就是当天晚上放入一小杯白酒,然后给喝醉了。关于各种类型的酒在经方中的用途,这里就不必多说,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上网查阅学习。

三药合用,共行宣阳通痹,豁痰下气之功效。是治疗胸痹的主方。在现代常被用于临床上的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的疾病,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此次的经方科普就到这儿了,希望每一个致力于学习中医,发展中医的同学都能够学以致用,孜孜不倦!

郭米雪,贵州中医药大学三年级学生。

屠兰萍|我的《伤寒论》导读学习体会

谢鲜艳|《伤寒论》导读之我与伤寒论点点滴滴

李雪|伤寒论导读--关于经方的思考

贵中医公选课|《伤寒论》导读

我用桂枝茯苓丸

周康敏|制做附子理中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zuozixun.com/afhzz/232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