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刚过,细心的网友们发现不仅高端月饼无人问津,就连此前一直坚挺的高端白酒也卖不动了。
受此影响,一向被视为A股风向标的贵州茅台()股价自9月12日至19日罕见迎来一波连跌,股价由9月11日收盘的元跌至元,跌幅约9%,短短数日市值蒸发亿元。市值由高点的.12万亿跌至9月19日收盘的1.万亿,市值几乎腰斩。
9月20日晚间,贵州茅台公告称,公司拟以0亿元至60亿元回购股份。这是贵州茅台上市至今首次发布回购股份计划,并且其拟回购股份金额上限,排名今年初至今A股上市公司首位。
此前,在A股一只股票坚挺和市值高企一般会被冠以“XX茅”,比如海天味业被冠以“酱油茅”,片仔癀被冠以“医药茅”等等,让很多投资者没有想到的是这么多年象征着股价不倒的茅台在年也遭遇滑铁卢,进入年,1月2日开盘股价为.12元/股,年内跌幅25%。市值蒸发超亿元。
不只是茅台,白酒行业股价几乎都和茅台类似,五粮液在年内股价下跌18%,泸州老窖年内股价下跌超过40%……此前一直被视作“皇帝女儿不愁嫁”的飞天茅台,价格也一跌再跌。9月19日白酒价格行情显示,原箱价格为2元/瓶,散瓶为元/瓶。据前茅台零售商李东伟介绍,年春节期间飞天茅台原箱价格每瓶超过还供不应求,散瓶也超过元。短短一年,飞天茅台的价格几乎每瓶下跌约元。
和茅台拥有超强的品牌价值不同,作为白酒行业的老大,茅台即便是降价,依然能赚取巨额的利润,其他20家白酒企业,却很难像茅台一样,于是才出现泸州老窖跨界做调味品的现象,一家知名酒企努力搞起了副业,或是业绩压力下的无奈。
茅台的地位还稳吗?不管茅台的股价如何下跌,茅台在白酒江湖的一哥地位稳如泰山。
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年上半年,茅台营收84.5亿元,同比增长17.56%;归母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15.88%。以上半年实际天数计算,茅台每日营收高达4.6亿元,每日净赚2.亿元。
茅台的高利润源自于其本身的高毛利率,上半年茅台毛利率达91.76%,净利率为52.7%,均为21家上市白酒企业中最高。以上述各项数据同期对比,五粮液营收.5亿元,同比增长11.%;净利润.6亿元,同比增长11.86%。同期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77.6%和9.15%。泸州老窖同期营收亿元,同比增长15.84%;净利润为80.28亿元,同比增长1.22%。毛利率和净利率为88.57%和47.60%。茅台是唯一一家毛利率90%以上、净利率超过50%的酒企。
通过茅台、五粮液和泸州老窖的中报数据对比,或能感受到泸州老窖的焦虑,不仅净利率下跌了1.2个百分点,其营收增幅由去年同期的25.11%下降至15.81%,净利润增幅也由去年同期的28.17%下降至1.22%,成为主要酒企中下滑幅度较大的一家。且泸州老窖的营收和净利润和头部酒企存在较大的差距,想在白酒行业突围反超的可能性渺茫。
此前从事茅台等高端白酒销售的李东伟现已经改行,“高端白酒的盛况现在变化很大,受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消费者消费欲望被抑制,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在变化,加上企业业务量下滑,非必要开支减少等等各种因素,高端白酒遇冷或将在很长时间内成为常态。”
纷纷转身搞副业?在当今多元化发展的经济浪潮中,白酒企业正积极寻求转型与突破,纷纷涉足白酒之外的副业领域,不仅拓宽了企业的业务边界,还实现了快速增长与品牌价值的深度挖掘。
以茅台集团为例,作为中国白酒行业的领军企业,茅台并未止步于高端白酒的酿造与销售,而是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资金实力,成功探索了多个副业领域。其中,茅台冰淇淋的推出便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
通过将传统白酒文化与现代甜品消费趋势相结合,茅台冰淇淋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新鲜体验的追求,还将茅台的品牌价值延伸至更广泛的消费群体中,实现了品牌年轻化与市场拓展的双重目标。这一跨界尝试,不仅让茅台品牌以更加亲和、时尚的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也为其带来了可观的业绩增长点。
还有五粮液集团,在巩固其白酒主业的同时,也积极向文化旅游、金融投资等领域延伸。五粮液通过打造工业旅游项目,如五粮液酒文化博览园,将酿酒工艺展示、文化体验与旅游观光融为一体,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不仅提升了品牌形象,还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此外,五粮液还通过设立金融投资公司,参与资本市场运作,实现了资本与产业的良性互动,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实泸州老窖做调味品,也不是心血来潮。
年月,泸州老窖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四川元景达食品有限公司收购护国陈醋股份公司,并更名、升级为护国味业,标志着泸州老窖集团正式迈入大食品赛道。但这也不是泸州老窖首次进入调味品赛道,早在年10月,泸州老窖就以万元的承债式整体收购了百年老字号“保宁醋”。当时泸州老窖集团董事长袁秀平表示,收购保宁醋是同胞兄弟空前团结,是强强联合,是相乘效应,按现代工业分类,保宁醋也同属酿造业,同样符合“大食品”原则。
泸州老窖在收购护国陈醋后,这一年多的股价表现并不太好。年月,泸州老窖的股价元/股左右,但在年7月11日收盘股价为16.85元,在收购护国陈醋后泸州老窖股价整体表现呈下滑趋势,总跌幅达45%,在众多上市酒企中跌幅算是较高的一家。截至9月27日收盘,泸州老窖总市值亿元,市值较高点蒸发了亿元。
既然泸州老窖跨界做调味料未能打动资本市场,那一直做调味料的海天味业在同期股价表现如何?泸州老窖进军调味料是否会给海天味业带来一定冲击?公开资料显示,年月,海天味业股价最高为67.67元/股,而同样截至9月27日收盘,海天味业股价为4.80元/股,市值相比高点已经蒸发了超过亿元。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南北方饮食差异较大,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对调味品的口味偏好存在较大差异,产品进入市场时,很难做到全国统一标准,也成为众多企业亟需解决的难题,同时随着众多企业的跨界入局,市场竞争更加残酷,也容易陷入同质化竞争的困局,真正实现全国布局的调味品企业寥寥无几,海天味业、千禾味业和中炬高新,成为调味品市场的佼佼者,而新入局的泸州老窖、三只松鼠、七喜等企业,目前在调味品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偏低,暂时无力撼动海天味业等品牌的强势地位。
副业毛利率、净利率创新高?白酒企业探索第二增长曲线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跨界融合、文化旅游、数字化转型等多种方式,白酒企业能够不断拓展业务边界,实现多元化发展。这些新的增长点不仅为企业带来了新的业绩增长,更重要的是,它们为白酒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新动力。
白酒企业搞副业搞的有声有色,泸州老窖是其中一个样本。
泸州老窖在年业绩表现不俗。财报显示,年泸州老窖的营收首次突破00亿元,达02.亿元,同比增长20.4%;归母净利润达12.5亿元,同比增长27.79%。但年的营收和净利润增幅相比1年和2年有所放缓。1年泸州老窖的营收增幅为2.96%,净利润增幅为2.47%;2年营收增幅为21.71%,净利润增幅为0.91%。年的营收增幅在近9年中高于0年的5.28%,同时净利润的增幅则是近9年中最低。
值得泸州老窖欣慰的是,年泸州老窖的毛利率高达88.0%,净利率也高达4.95%,均创下历史新高。泸州老窖的毛利率仅次于贵州茅台的91.96%,净利率也是仅次于贵州茅台的52.49%,高于白酒二哥五粮液75.79%和7.85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在上市的20家白酒企业中,泸州老窖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均位列第二位。年上半年,毛利率和净利率也在五粮液之上。
年至年,泸州老窖的毛利率为80.62%、8.05%、85.70%、86.59%和88.0%,毛利率五年提升了7.68个百分点。同期净利率分别为29.5%、5.78%、8.45%、41.44%和4.95%,净利率五年提升了14.6个百分点。近5年来,泸州老窖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均呈不断提升的趋势。
年一季度,泸州老窖的毛利率和净利率继续走高。一季度毛利率为88.7%,净利率为49.8%。相比去年同期均有提升。而一季度为白酒销售旺季,毛利率相对全年偏高。值得注意的是从收购护国陈醋后,泸州老窖连续5个季度的毛利率都在88%左右,净利率除了年第四季度偏低之外也都在48%左右,均处在白酒行业高位。
众所周知,酒糟是酿造陈醋的主要原料,联系到泸州老窖收购的“保宁醋”和“护国陈醋”,泸州老窖的毛利率高,是否和其生产原料能够利用到最大化有关,其财报中并未披露,BT财经查阅护国陈醋的原料时也没有查到酒糟,但酒糟能够酿醋是不争的事实,泸州老窖近年来毛利率和净利率大幅提升,也有可能存在酿酒工艺原料用来做调味品的可能,当然也和其品牌力的提升有直接关系。
酒企们纷纷寻找突围方向成为行业趋势,但是不是每家都能像泸州老窖那样营收和利润双增。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消费者偏好的多元化,高端白酒市场逐渐显露出遇冷的迹象。这一变化不仅考验着白酒企业的市场敏锐度,更对其战略调整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对高端白酒市场的挑战,酒企应该如何应对,寻找新的发展方向,成为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