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半卖不掉白酒的天变了

  一段时间以来,市场上关于白酒行业库存压力大、价格倒挂严重的讨论就没断过。而昨天中国酒业协会的最新研究报告,算是证实了这种讨论。面对行业环境的变化,跌跌不休的白酒还能翻身吗?

01

白酒库存“堰塞湖”

  6月19日,中国酒业协会发布《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中提到有51.43%的受访酒行业从业者认为上半年市场遇冷,整体渠道库存仍处高位。

  近来,不少媒体都报道过白酒行业面临库存“堰塞湖”的问题。一位湖北的白酒经销商就在接受经济观察报的采访时表示,自己先后进货某品牌白酒万元,到现在仍有多万元的库存没卖出去。

  据第一财经报道,山东、天津等地的经销商同样有卖不动的感觉。天津酒水综合批发商王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即使临近端午和暑假,酒水生意包括白酒、葡萄酒等仍偏清淡,一些终端商的进货意愿也不强烈。另据财联社报道,酒商普遍反馈今年酒水生意不好做,端午节并未带来太大起色,市场动销较为平淡。甚至有部分酒商表示“端午动销还不如去年”。

  白酒专家肖竹青表示,在年限制三公消费时,白酒行业也存在库存“堰塞湖”的情况,年是白酒“堰塞湖”的又一高点,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社会购买力不足。

  渠道存货的问题还显现在了白酒上市公司的报表上,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19家白酒股年一季度,有17家存货同比增长。舍得酒业、今世缘存货同比增长超过30%;泸州老窖、古井贡酒、伊力特、酒鬼酒超过20%。

02

价格大面积倒挂

  “堰塞湖”下,越来越多的经销商开始低价抛售,而集中低价甩货无疑带来流通领域行情价格持续走低,从而导致白酒价格出现倒挂潮。

  拿眼面前的“6.18”为例,电商平台、渠道经销商甚至酒企官方都纷纷下场开出低价,白酒大单品“价格倒挂”成为普遍现象。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八代五粮液、国窖、汾酒青花20、洋河梦之蓝M6+、君品习酒等白酒大单品,都出现了最终到手价明显低于官方建议零售价的情况。而郎酒青花郎、酒鬼酒内参酒等甚至低于出厂价。

  而一些参与平台补贴活动的第三方卖家,那开出的价格就更低了。比如有参与百亿补贴的淘宝网店,52度八代五粮液卖价低至元,明显低于元的出厂价。

  可以说,目前的白酒市场,按照多位白酒经销商的说法,除了贵州茅台外,白酒集体出现了价格倒挂的问题。

03

白酒板块持续回调

  对于白酒行业的这些变化,资本市场貌似先行“感知”到了。以中证白酒指数为例,自年2月18日创出.85点历史最高点后,便转头进入了下行通道,迄今累计跌幅达31.38%。今年2月中旬开始,白酒板块进入新一轮回调期,最大回撤幅度一度超过20%。

04

短期不乐观,长期不悲观

  就像酒业协会报告中表示,白酒产业已经由增量发展时代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对白酒产业而言,短期并不乐观。白酒行业和白酒市场的新一轮调整周期已经到来。

  酒业协会的调查显示,对于下半年白酒市场的预期,多数受访酒行业从业者都保持观望态度,有51.43%的受访酒商选择对未来市场保持谨慎乐观,而认为需要保持谨慎的经销商也有34.29%。乐观的人只占14.29%。

图片来源:中国酒业协会

  不过看长期的话,酒业协会认为不必悲观,白酒产业仍将呈现理性增长的趋势。事实上,针对库存“堰塞湖”、价格倒挂等问题,不少白酒企业已在积极的调价控货。比如郎酒近期就发布通知,将对青花郎、红运郎、青云郎等产品全面控制发货,其中,对四川、重庆、河南、广东等区域所有商家暂停发货。而泸州老窖、山西汾酒、洋河股份等多家酒企也陆续发布控货或提价通知。

05

白酒股还能买吗?

  对于股民而言,回调多时的白酒股,现在能不能上车,才是更为关心的问题。对此,不少机构是乐观的。

  国联证券表示,进入二季度,需求回补基本释放完毕,工业生产增速开始放缓、消费修复斜率也有所下降,短期内在疤痕效应下经济大概率延续慢复苏态势,但消费需求已边际改善。当前白酒板块回调或已至尾声,伴随宏观经济逐步修复,叠加基数效应,二季度至下半年基本面具备更强支撑,全年维度下白酒动销修复与结构升级或仍为主旋律。   中金公司则指出,由于4至5月酒企以控货挺价为主,发货量不大,渠道库存整体处于良性水平。三季度随着经济复苏和消费场景持续恢复,叠加中秋、国庆相连,白酒消费有望呈现较为旺盛态势,白酒业绩三季度有望加速增长。而天风证券也认为,到中秋节前后,白酒行业可将渠道库存去化到自然状态。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ozuozixun.com/afhhy/395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