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一季度,上市20家酒企的总净利润为.5亿元,同比增长19.1%。很多只会看财报的人还认为形势一片大好,但实际白酒的下行已经到来。
白酒当然是很好的商业模式,存货几乎不贬值,不担心技术变化,基本都是先款后货,高端酒有提价能力和金融属性等等。
但这些都要靠下游的消费者买单,中游的经销商接货才能支撑。消费是有周期的,白酒的利润增长也是有周期的。
如下图所示,这二十几年来,上市酒企业经历过年前后和年前后两次利润负增长,说明白酒的周期是客观存在的,不要因为买了白酒就无脑唱多,忽视行业周期的存在。我们不能准确预测周期的拐点,但起码要对行业现在是在走上坡路还是下坡路有清醒认识,不然很容易三五年都赚不到钱。
从终端消费来说,毕竟疫情还是影响了大家的收入和预期,消费恢复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定的时间。我是明显感受到身边的朋友消费起来更加谨慎了,以前要出国玩,现在国内转转也行;以前换车频繁,现在多开几年也可以。
同理,今年白酒的终端消费也并没有大家预期得那么好。不少酒企为了促进动销和开瓶,搞了很多活动,甚至连五粮液都在大力做开盖扫码领红包。纵然如此,整体白酒价格还是有往下走的趋势,很多之前维持在千元以上的酒,现在多都能拿到。
经销商越容易赚钱,白酒行业越景气,经销商越难受,白酒行业也难言繁荣。
白酒行业一般保持先款后货的习惯,经销商充当了资金缓冲垫的角色。每当行业下行,酒企首先想到的是先向经销商多压货,保持自身的报表利润,这就是疫情期间很多酒企利润还能两位数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下面这张图是上市白酒经销商华致酒行的净利润变化。今年一季度,华致酒行的净利润只有1个亿,同比大跌近60%,可以说现在的经销商已经感受到了寒气。
有些人认为,现在白酒的线上直销占比提升,所以传统经销商的利润下降并不能说明太大问题,甚至未来根本不需要传统经销商了。
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传统经销商的作用还是很大。
首先,直销是一把双刃剑。
当行业向好的时候,提高直销占比可以绕开经销商赚更多钱。但当行业下行的时候,酒企就会失去经销商作为承接库存的缓冲垫,盈利和利润会受到更加直接的冲击。
其次,不是所有酒企都能搞大规模的线上直销。
现在茅台和五粮液的直销占比为什么能做到40%左右?本质上还是之前市场耕耘得好,品牌号召力强,占领了消费者心智,能够激发消费者主动购买。很多二三线酒企的品牌号召力并不是很强,非常依赖经销商在线下去推广和稳固市场。
最后,酒企的财报有一定滞后性。
终端卖的不好,经销商的利润是最先受到压缩的。当经销商难受之后,会开始影响酒企的现金流;如果继续下行,就会影响到出厂价,这时就体现为利润的负增长。
这个滞后性也是为什么今年酒企的一季报利润看起来还不错,但股价根本起不来的原因。
在13-14年那一波白酒下行中,就是出厂价的下降导致白酒行业的利润负增长,牛逼如茅台也被杀到个位数PE。
当下的白酒行业还只能算是小幅下行,影响到经销商和部分酒企的现金流,对出厂价还没有产生大的实质性影响。我觉得未来出厂价的大幅下跌还是不太可能,就是要等消费恢复,经销商开始好过。
不过,白酒未来几年还有一个忧虑,那就是大幅度的扩产,我会在文章中详细分析。